宫颈息肉

[ 来源:吉林市凤凰妇产医院 2010年03月30日 ]

基本概述


  子宫颈是子宫下端的部分,其内腔呈圆筒形或梭形,称为宫颈管。它的上端为宫颈内口,下端为外口。宫颈管表面有一层粘膜,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使得颈管粘膜不断增生,堆积,并且从粘膜的基底层向宫颈的外口突出,从而形成了息肉。息肉的根部大多附着在宫颈管内或宫颈的外口,一般比较小,直径多在1厘米以下,单个或多个。也有较大者,直径可达数厘米,有蒂,随着生长而突出于宫颈口外。息肉小的,则仍留在宫颈管,仅微现于宫颈口。


中医辨证分析


  宫颈息肉的主证是以带下量多,色赤为主,故在中医学多属于“赤带”范畴。例如《妇科指南》说:“带下形如红液者,名曰赤带。故辨证时当以带下的量、色、质、味为重点,结合其症状辞其虚实寒热。临证时应与经间期出血、经漏相鉴别。通过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北京万国中医院妇科主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将赤带辨证分型如下:


  1.实热赤带
  主证:带下量多,色赤,或似血非血,质粘稠,有臭味,伴有下腹胀痛,烦躁易怒,口干喜冷饮,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分析;多因下焦湿热之气蕴于带脉之间,损伤胞络及带脉,故带下量多,色赤,或似血非血;湿热蕴蒸则质粘稠,有臭味;胞脉受损则下腹胀痛;湿热内蕴,津液不得输布则口干喜冷饮。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均为湿热之候。
  2.虚热赤带
  主证:带下量多,色赤,或似血非血,质稠,有异味,伴有下腹隐痛,喜按,口干口渴,便干尿少色黄,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分析:多因房劳太过,肾精亏损,阴虚生热,热迫血行,或因湿热之气内蕴,日久伤阴所致带下量多,色赤,或似血非血,质稠,有异味;阴虚胞脉失养则下腹隐痛,喜按;阴虚津液亏耗则口干口渴,便干尿少色黄;阴虚生内热,故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生热之候。


宫颈息肉与宫颈糜烂有关


  宫颈息肉与宫颈糜烂有关 ,由于宫颈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宫颈的黏膜 ,引起增生 ,而子宫有一种天然的排除异物的能力 ,使增生的子宫颈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形成息肉 ,息肉呈红色 ,舌状 ,质地软而脆 ,触之易出血 ;息肉还有一个根部 ,称为蒂 ,一般蒂细长 ,大多附着子宫颈外口 ,宫颈息肉多为单个生长 ,其形状多数如黄豆粒大小 ,小的如米粒样 ,大的直径达1厘米左右。有时也可长有几个息肉。


  宫颈息肉易被忽略。因为 1/3以上的患者缺乏明显症状 ,只是医生检查时才发现 ,即使有症状大多也轻微 ,主要是少量点滴出血、鲜红色 ,或在性生活后少量出血 ,有时被误认为是“回经”。少数人的出血量可与月经相似。部分患者平时可有黄色白带 ,多数有异味 ,或白带中带有血丝 ;还可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 ,未婚的患者多表现为阴道口有肿物脱出。


  从出血本身来说 ,宫颈息肉对健康影响不大 ,而长期慢性炎症形成的宫颈息肉 ,有恶性变的可能 ,国外资料报告为 0. 7%,我国农村妇女很可能超过这一数字。所以一旦发现宫颈息肉 ,应积极治疗 ,一般以手术摘除为主 ,也可用药物 ,激光等方法 ,摘下的息肉应送病理检查 ,以排除有否发生恶变。摘除息肉的手术极小 ,但如息肉较大 ,蒂很粗 ,或妇女患有高血压 ,心脏病或血液病时 ,手术就要慎重。


  宫颈息肉术后还应定期到医院复查 ,第一次检查应在术后3个月左右 ,以后则半年至 1年复查一次。宫颈息肉是可以预防的 ,除做好经期、产后或流产后的保健外 ,日常生活中 ,要注意外阴部卫生 ,防止阴道炎症和宫颈糜烂。同时要保持性生活卫生 ,此外 ,要勤晒被褥 ,宜穿棉织品内裤并勤洗勤换等。在此基础上 ,定期的妇女病检查也是十分重要的。


病因


  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比如长期炎症会容易导致宫颈息肉。


  1、一般认为是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引起,长期的炎症刺激,促使宫颈粘膜过度增生,加上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使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
  2、通常由分娩、流产、产褥期感染、手术操作或机械刺激、性交损伤子宫颈,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而导致的。
病理改变
  宫颈息肉最常见的类型是局限性的内膜肿物突出于子宫腔内,单个或多发,灰红色,有光泽,一般体积较小,平均直径在0.5~2cm之间。小的仅有1~2mm直径,大而多发者可充满宫腔。蒂粗细、长短不一,长者可突出于子宫颈口外。有的蒂较短,呈弥漫型生长。息肉表面常有出血坏死,亦可合并感染,如蒂扭转,则发生出血性梗死。
  镜检:子宫内膜息肉由子宫内膜组成,表面被覆一层立方上皮或低柱状上皮。息肉中间部分形成纤维性纵轴,其内含有血管。
  由于蒂部狭窄,血液供应减少,息肉极易变性。最易发生息肉血管内血栓形成,因瘀血而变成深紫色,常在顶端开始发生坏死,最后可能腐崩而脱落。
  息肉恶变的病理诊断标准是:
  1、必须看到整个息肉的形态;
  2、恶变限于息肉内;
  3、息肉周围的内膜无癌变。

  临床表现


  宫颈息肉易被忽略因为 1/3以上的患者缺乏明显症状 ,只是医生检查时才发现 ,即使有症状大多也轻微 ,主要是少量点滴出血鲜红色 ,或在性生活后少量出血 ,有时被误认为是“回经”少数人的出血量可与月经相似部分患者平时可有黄色白带 ,多数有异味 ,或白带中带有血丝 ;还可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 ,未婚的患者多表现为阴道口有肿物脱出。


  极小的宫颈息肉常无自觉症状,大多在妇科检查时才被发现。息肉较大的,则容易出现血性白带或接触出血的症状,特别在性生活或排便用力后,可以发生少量出血。这些症状与早期的宫颈癌很相似,应该及早检查及时治疗。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妇科检查既可诊断。


对怀孕的影响


  对于需要生育的女性来讲,所关心的问题就是宫颈息肉会不会影响怀孕和分娩。对于怀孕,自然会有不利的影响。位于宫颈口的息肉,会阻碍部分精液进入宫腔,精子量必然减少,就会降低受孕率。宫颈息肉的本质是慢性子宫颈炎症,往往产生许多炎性分泌物。含有大量的红、白细胞和致病菌的这些分泌物可破坏阴道的生理环境,使精子活力降低,生存时间缩短。宫颈息肉还会导致宫颈口的黏液形成黏液栓,从而阻碍精子进入宫腔。


  宫颈息肉对分娩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如果发现宫颈息肉应该及时施行息肉摘除术,时间应该在分娩前一个月之内。若摘除不久便分娩,初愈的伤口会因宫颈口扩张而发生轻微出血。若摘除时间较长,伤口愈合好,则不会出血,只要切除干净对生育没有影响。


检查
  .妇科检查:急性炎症,可见宫颈充血水肿或糜烂,有脓性分泌物自宫颈管排出,触动宫颈时可有疼痛感,慢性宫颈炎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息肉、腺体囊肿外翻等表现,或见宫颈口有脓性分泌物,触诊宫颈较硬如为宫颈糜烂或息肉,可有接触性出血。
  .宫颈刮片示巴氏Ⅱ级
  .病情较重者可做宫颈活检以明确诊断
宫颈息肉病理检查的详解


  宫颈息肉是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而使宫颈管局部粘膜增生,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使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的。宫颈息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40~45岁以后的经产妇。


  宫颈息肉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系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引起宫颈内膜的增生堆集,也常见到一小部分患者息肉发生于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部位,此种类型的息肉一般没有较细的蒂,呈舌状突出,质地比较坚实,不易出血,表面被覆鳞状上皮,色泽与宫颈表面的颜色一致,呈粉红色。而起源于宫颈管粘膜的息肉,大多有一个细长的蒂,表面鲜红色,质软,极易出血。息肉可单发,也可多发。多发性息肉往往蒂比较短,呈簇状堆集于宫颈口处。息肉的大小不一,小者直径仅几毫米,大者可达数厘米。


  宫颈息肉虽为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但由于其体积小,可无任何症状,往往因患其它妇科疾病检查时才被发现。较大的息肉可能出现白带增多,或主诉有接触性出血,特别在性交或排便后出现点滴状出血或血性白带,出血量一般不多。表面被覆鳞状上皮的息肉,由于其质地较韧,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或血性白带。如宫颈息肉伴有较重的宫颈炎,也可出现宫颈炎的症状。


  宫颈管息肉病理检查时可见息肉中央为一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纵轴,其中血管多而密集,外有宫颈固有的组织,包括腺体与间质,表面为宫颈粘膜覆盖,组织成分和结构基本上与正常宫颈组织相同,此为典型的息肉组织相。起源于宫颈阴道部表面覆盖鳞状上皮的息肉比较少见,此种息肉实质上为宫颈管组织增生后自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区疝性脱出,与宫颈管息肉的区别是表面被覆的上皮不同。


  宫颈息肉一般均为良性,但摘除后常复发。宫颈息肉偶有恶变可能,恶变率为0.2%~0.4%,摘除后应常规送病理检查,以免延误诊断。


  宫颈息肉的阴道镜所见:根据宫颈息肉表面被覆的上皮不同,阴道镜下有2种图像。属宫颈管粘膜过度增生堆集而形成者,阴道镜下息肉呈鲜红色,有一定光泽,单发者有一较细的蒂,多发者呈簇状,基底较宽,蒂较短。涂3%醋酸后表面可见水肿之柱状上皮,但不像糜烂出现“葡萄串”改变。整个息肉表面似有一层极薄的包膜,反光性好。起源于宫颈阴道部表面被覆鳞状上皮的息肉,息肉为粉红色,从宫颈鳞状上皮区突出,基底较宽,也有少数有一较细的蒂,质地较韧,涂3%醋酸后上皮略呈白色改变,数秒钟后即恢复原状。前者较软,质脆,触之易出血,后者较硬,不易出血。


  宫颈息肉一经发现,即应手术摘除,摘除的息肉无论大小,都要做病理检查,因为宫颈息肉有0。2%~0。4%的恶变率,虽然很低,也不要因麻痹大意而漏诊。宫颈息肉摘除后还应彻底治疗宫颈的炎症,并定期复查。


宫颈息肉的辨析


  子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有一种息肉的根部附着于子宫颈口或宫颈管内,是宫颈粘膜在炎症的刺激下局部增生,并外突于宫颈外口而形成的。息肉的表面被一层柱状上皮所覆盖,含有宫颈腺体,间质内有丰富的微血管及疏松的结缔组织,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这种息肉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一般体积较小,直径在1厘米以下,外观如舌形,颜色鲜红,质地柔软且脆,易出血,蒂细长。另一种宫颈息肉发生于宫颈阴道部,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覆盖,间质内含纤维结缔组织。这种息肉位置表浅,向表面突出,基底部宽,颜色淡红,质地较韧。


  一般情况下,女性患宫颈息肉并没有什么不适症状,有时含有白带增多,或白带中夹血丝,或出现同房出血。如果发现上述情况,患者应到医院就诊。许多患者的宫颈息肉是在普查或因其他病做妇科检查时被发现的。


  宫颈息肉是慢性炎症的结果,而息肉增大,由于性交以及炎症的反复刺激,以致发生感染或血性分泌物增多,这时宫颈息肉为病之本,而赤带为病之标。故在治疗中,应以手术摘除息肉为主,同时配合中药治疗。但在手术摘除息肉后,炎症病灶并未根除,仍有复发的可能,此时应以中药内服,外治以消除症状为本,这样将会收到更好的疗效。由于宫颈息肉是以分泌物增多,呈血性分泌物为主要表现,故在中医学多属于“赤带”范畴。例如《妇科指南》说:“带下形如红液者,名曰赤带。”


  中医认为,赤带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湿热之邪侵犯下焦,伤及血分所致,病程延久又会损伤肾阴,从而形成了湿热兼有阴虚的病理特点。因此,在治疗赤带时,就将它分为湿热下注、阴虚温热两种证候类型(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证)进行辨证施治。这两种证候的共同表现是:阴道分泌赤色粘液,似血非血,绵绵不断,伴有小腹隐痛。不同的是:属于实证的赤带量多,质稠,小腹胀痛,烦躁易怒,便秘尿黄,舌苔黄腻;属于虚证的赤带量少,质略稀,小腹隐痛,腰骶酸坠,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苔少等。


  宫颈息肉的摸样


  附着于子宫颈口或宫颈管内,是宫颈粘膜在炎症的刺激下局部增生,并外突于宫颈外口而形成的,伴有炎细胞浸润,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体积较小,直径在1厘米以下,外观如舌形,颜色鲜红,质地柔软且脆,易出血,蒂细长。另一种宫颈息肉发生于宫颈阴道部,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覆盖,间质内含纤维结缔组织。这种息肉位置表浅,向表面突出,基底部宽,颜色淡红,质地较韧。
容易混淆的疾病


  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粘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颈癌等鉴别。


并发症 


  大型息肉或突入颈管的息肉易继发感染坏死而引起不规则出血及恶臭的血性分泌物.
 

治疗


  对于宫颈息肉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若伴发有炎症时先要控制感染;出血时则以止血为主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息肉虽然罕有癌变的但癌变率亦在0.2%~0.4%对于年龄超过45岁尤其是更年期前后患有宫颈息肉的手术切除后应将息肉送作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征象就要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此外本病容易复发手术后应定期复查每三个月复查一次。


  西医对于宫颈息肉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若伴发有炎症时,先要控制感染;出血时,则以止血为主。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息肉虽然罕有癌变的,但癌变率亦在0.2%~0.4%,对于年龄超过45岁,尤其是更年期前后患有宫颈息肉的,手术切除后应将息肉送作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征象,就要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此外,本病容易复发,手术后应定期复查,每三个月复查一次。


中医疗法


  宫颈息肉是慢性炎症的结果,而息肉增大,由于性交以及炎症的反复刺激,以致发生感染或血性分泌物增多,这时宫颈息肉为病之本,而赤带为病之标。故在治疗中,应以手术摘除息肉为主,同时配合中药治疗。但在手术摘除息肉后,炎症病灶并未根除,仍有复发的可能,此时应以中药内服,外治以消除症状为本,这样将会收到更好的疗效。由于宫颈息肉是以分泌物增多,呈血 性分泌物为主要表现,故在中医学多属于“赤带”范畴。例如《妇科指南》说:“带下形如红液者,名曰赤带。”


  中医认为,赤带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湿热之邪侵犯下焦,伤及血分所致,病程延久又会损伤肾阴,从而形成了湿热兼有阴虚的病理特点。因此,在治疗赤带时,就将它分为湿热下注、阴虚温热两种证候类型(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证)进行辨证施治。这两种证候的共同表现是:阴道分泌赤色粘液,似血非血,绵绵不断,伴有小腹隐痛。不同的是:属于实证的赤带量多,质稠,小腹胀痛,烦躁易怒,便秘尿黄,舌苔黄腻;属于虚证的赤带量少,质略稀,小腹隐痛,腰骶酸坠,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苔少等。
 

  在临床治疗中,实证用清热利湿法,可选择止带方加减。药如: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各15克。血带加白茅根、炒槐花各20克。虚证则用滋阴清热、利湿止带法,可选择知柏地黄汤加减。药如:五味子、麦冬、熟地各15克,山药20克,山茱萸、泽泻、丹皮、黄柏、知母各15克。带中挟血丝的,加生地榆、仙鹤草各20克。 在给予内服药的同时,还应配合外治法以加强疗效。例如外用药物中的“妇宁栓”(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腐生肌、化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型的子宫息肉。每晚1次,每次1枚,纳入阴道。云南白药,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散肿之功,可用于局部,以治疗宫颈息肉所致之赤带。


  另外,还可以配合针刺疗法。取穴:足三里(双)、中极、带脉(双)、少冲(双)。手法:用毫针,带脉向斜下刺,针2~25寸(同身寸,下同);中极针1~15寸;足三里以得气为度。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少冲穴针1~2分深,重刺激,不留针。每隔日针一次。


  赤带病往往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据笔者的临床体会,其证候特点以虚实夹杂者较为多见。兹将个人的经验方介绍如下:
  处方:杭白芍、大生地、椿根白皮、侧柏叶各15克,粉丹皮、阿胶珠各12克,香附米、川黄柏、鸡冠花各9克,桑寄生18克。
  上方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适用于赤带或赤白相间,淋漓不已者。


  赤带是以阴道流出红色粘液为主要表现,故临证时需要与经间出血、经漏进行鉴别。经间出血是两次月经之间,有周期性的阴道少量出血;而赤带是绵绵不断没有周期性。经漏是经血非时而下,量少淋漓不断;赤带则是阴道流出的赤色粘液,似血非血,月经是正常的,并且常在性生活后发生少量出血。
预防


  宫颈息肉是可以预防的,除做好经期产后或流产后的保健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外阴部卫生,防止阴道炎症和宫颈糜烂同时要保持性生活卫生,此外,要勤晒被褥,宜穿棉织品内裤并勤洗勤换等在此基础上,定期的妇女病检查也是十分重要的。


  宫颈息肉的发生 ,除炎性刺激外 ,还与性生活和分娩等因素有关 ,已婚妇女占患者的 9 8%以上。因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症状不明显 ,即使有炎症大多很轻微 ,阴道出血也是星星点点 ,所以宫颈息肉易被人们所忽略。有的患者的症状是在性交或剧烈运动甚至腹压增高之后 ,有出血的情形。还有的患者平时可能有黄色白带 ,多有异味 ,或白带中带有血丝。


  宫颈息肉的预防 ,关键是要保持外阴清洁 ,积极防治阴道炎及宫颈糜烂。对已婚男女 ,在每次性生活前 ,各人都应清洗外阴 ,尤其男方要清除包皮垢 ,以免将其中的病菌带入阴道。平时要勤晒被褥 ,并经常换洗内衣裤。还要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对已婚妇女的危害

   宫颈息肉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该病主要是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促使宫颈管局部粘膜过度增生,加上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使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息肉多属于良性,但有时也可能是子宫颈癌的一部分,故须特别注意。


  宫颈息肉的发生,除炎性刺激外,还与性生活和分娩等因素有关,已婚妇女占患者的98%以上。因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症状不明显,即使有炎症大多很轻微,阴道出血也是星星点点,所以宫颈息肉易被人们所忽略。有的患者的症状是在性交或剧烈运动甚至腹压增高之后,有出血的情形。还有的患者平时可能有黄色白带,多有异味,或白带中带有血丝。


  宫颈息肉的预防,关键是要保持外阴清洁,积极防治阴道炎及宫颈糜烂。对已婚男女,在每次性生活前,各人都应清洗外阴,尤其男方要清除包皮垢,以免将其中的病菌带入阴道。平时要勤晒被褥,并经常换洗内衣裤。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由于宫颈息肉有一定的恶性可能,故一经确诊,就要及时治疗,以减少恶变发生率。宫颈息肉的治疗以手术摘除为主。只要将息肉的根部完全切除,隔天之后就不会再出血。当息肉较大或合并严重的宫颈管炎时,还须考虑子宫部分切除或全切除。宫颈息肉手术后还应按医嘱定期去医院复查,因为如有炎症时或有较小的和藏于深处未一并摘除的息肉仍可造成复发。定期复查可尽早发现新的复发性病灶,以利及时对症处理,彻底消除隐患,确保身体健康。
宫颈息肉复发的原因


  1、宫颈息肉是因慢性炎症所致,单纯摘除息肉,宫颈管的炎症的刺激仍然存在,所以,息肉仍可复发。
  2、有的息肉生长在宫颈管的深处,摘除时,息肉的根蒂未能完全根除,以至不久又从根蒂部长出了息肉。
  3、有些患者的宫颈息肉,大大小小,不止一个,手术时仅将肉眼看见的较大的息肉摘除了,眼睛不易看清的较小的或深藏于宫颈管深处的息肉未能一并摘除,以后,这些“漏网”的小息肉逐渐长大,向宫颈口外长出,而形成新的肉眼可见的宫颈息肉。

 

想了解更多健康信息您可以拨打吉林市凤凰妇产医院健康热线:0432-65127777